文章详情


后排式马桶跟下排式马桶有啥不同?安装时有哪些注意事项?

马桶按排水方式可分为后排式(墙排式)和下排式(地排式),两者在排水路径、适配户型上差异显著,选错或装错会导致无法使用。明确两者区别,做好安装前准备,才能避免 “买错返工”“漏水隐患” 等问题。

后排式马桶跟下排式马桶有啥不同?安装时有哪些注意事项?

一、后排式与下排式马桶:3 大核心差异,选对适配户型

(一)排水路径与安装位置不同

下排式马桶(地排):污水通过马桶底部的排水口直接排入地面的排水管道,安装时马桶需紧贴地面,排水口与地面预留的排污口对齐(常见于大多数商品房,排污口在卫生间地面)。

后排式马桶(墙排):污水通过马桶背部的排水口排入墙体内部的排水管道,马桶底部可悬空(需装支架固定),排污口隐藏在墙体中(常见于老房、loft 或定制卫浴空间)。

(二)适用场景与空间适配不同

下排式:适合 90% 以上的新建商品房,尤其是卫生间地面已预留标准排污口(距墙面距离多为 300mm、400mm,即 “坑距”)的情况,安装灵活,无需改动墙体,后期维修方便。

后排式:适合老房改造(原排污口在墙面)、小户型(悬空设计节省地面空间,方便清洁)、壁挂式马桶(搭配隐藏水箱,提升颜值),但需提前在墙体预留排水管道和水箱位置。

(三)外观与清洁难度不同

下排式:底部与地面接触,易藏污纳垢(如马桶底部缝隙积灰、发霉),需定期用清洁剂擦拭,部分款式底部有存水弯,防臭效果较好。

后排式:底部悬空(壁挂款)或仅少量接触地面,无卫生死角,清洁时只需擦拭马桶表面,适合追求 “无死角清洁” 的家庭,但壁挂款需依赖墙体支架承重,对墙体强度有要求。

二、安装注意事项:按类型避坑,确保稳固不漏水

(一)下排式马桶:重点盯 “坑距” 与 “密封”

提前测准坑距,避免买错尺寸

坑距是 “墙面到地面排污口中心的距离”,常见规格为 300mm、400mm(误差≤10mm),测量时需扣除墙面瓷砖厚度(如贴砖后墙厚 20mm,原坑距 320mm 则选 300mm 坑距马桶)。若坑距不符(如买 300mm 马桶装在 400mm 坑距位置),会出现马桶与墙面有缝隙,或无法安装。

做好底部密封,防止漏水返味

安装时在马桶底部与地面接触处打 “玻璃胶”(选中性硅酮耐候胶,防水抗老化),胶条需连续无断点;排污口与管道之间需装 “密封圈”(马桶自带或额外购买橡胶密封圈),避免污水从缝隙渗出,同时增强防臭效果。

固定螺栓要拧紧,避免松动

用膨胀螺栓将马桶固定在地面(部分马桶底部有预留安装孔),螺栓需拧至 “马桶无晃动” 即可,过紧可能导致马桶瓷体开裂,安装后 24 小时内不使用,让玻璃胶充分固化。

(二)后排式马桶:关键在 “墙体改造” 与 “承重”

提前预埋管道与水箱,避免后期凿墙

后排式马桶(尤其壁挂款)需在装修阶段就规划好墙体内部的排水管道和隐藏水箱位置,管道需选用 “PVC 排水管”(直径≥110mm,确保排水通畅),水箱需固定在墙体 studs(龙骨)上,避免仅靠石膏板承重。

确认墙体承重,壁挂款需加固

壁挂式后排马桶依赖墙体支架承重(满水状态下马桶重量约 100-150kg),若墙体为轻质隔墙(如石膏板墙),需提前加装 “钢结构支架” 或 “砖砌隔墙”,确保承重能力≥200kg,防止马桶脱落。

排水口对接要精准,密封胶不能少

马桶背部排水口与墙体管道接口需完全对齐,间隙≤5mm,对接处用密封胶填充;隐藏水箱与马桶连接时,需检查密封圈是否完好,避免水箱漏水渗入墙体,导致墙面发霉。

(三)通用注意事项:安装后必做 “试水”

无论哪种马桶,安装后都需做 “试水测试”:打开进水阀,让马桶水箱满水后冲水,观察排水是否顺畅(无积水、无堵塞),底部和接口处是否有渗水(用干纸巾擦拭,纸巾不变湿即为合格);同时检查水封高度(正常 55-60mm,防臭且不溅水),若异常需及时调整。

后排式与下排式马桶没有 “优劣之分”,只有 “适配与否”—— 新房选下排式(省心易装),老房改造或小户型选后排式(省空间好清洁)。安装前明确类型、测准尺寸,安装时做好密封与承重,就能确保马桶稳固耐用,避免后期维修麻烦。

热门资讯